找到相关内容1016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西游记》与佛教文化

    既然有姓,再乞赐个名字,却好呼唤。”就如释迦牟尼说法,明知道不可说,却必须去说,所以就借假说真,便立个名目叫做“四大皆空”。能够觉悟诸法空性,便能成佛。须菩提解悟了“诸法性空”的道理,证得了“第一离欲...

    李安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1858445.html
  • 参悟佛教(1)

    ,以“离欲”为前提,亦称“四有色定”,它们以“心一境性”为共性,按照思维活动的宁静程度,和身心的感受程度,划分为高下四等。大体说。从初禅到四禅,是思维由粗到细,由借助语言,寻伺达到完全凭借信仰支持即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3858733.html
  • 用现代观点看佛教

    、怒、痴、狂等,都是达到真实的“方便法门”。他们主张“乐空双运”,主张放纵肉欲,藉贪染供养以悟道。《金刚顶经》即言:“奇哉自性净,随染欲自然,离欲清净故,以染而调伏。”在公元七世纪左右,佛教在印度大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53258863.html
  • 佛陀核心思想——拈花宗旨传入中国后的历史进程和影响(二)

    摩诃萨发清净捨心:“不叹二乘厌离生死清净捨。”(《华严经·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》卷五十八)同经卷又批之为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根,是谓魔业。”“乐求二乘,不乐受生,志尚涅槃,离欲寂静,是谓魔业。”“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2959475.html
  • 密宗行者需要懂得的几个大问题

    智慧二资粮。目的是利他,而不是自利。通过供养去掉“欲心”,拔掉“欲根”,离欲可以成“金刚”,无坚不摧。无欲可以静心、平心、明境,才能无所不知,无所不晓。总之,通过供养积聚资粮是成就的前提条件,没有福德...

    乌金多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1959601.html
  • 古龙小说与佛教文化

    含有深厚的佛陀思想。  4.平等宽恕的佛陀思想  在《佛法概论》中,著名的印顺法师说:三乘同性的圣人,不是神,只是以智证空寂而得离欲解脱的自由人。从引业所感的业果来说,人类的主要本质是平等的。佛主张人类...

    郭汉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3159613.html
  • 憨山德清三教会通思想研究

    173  (一) 离欲清净174  (二) 忘形释智178  (三) 观无观有182  第三节 《庄子内篇憨山注》186  一、 正破我执191  (一) 破身见192  1. 析色明空观192  ...

    蔡金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3060018.html
  • 楞伽经的知识意义探究

    如其言:  “复次,大慧:声闻乘有二种差别相,所谓自证圣智殊胜相,分别执著自性相。云何自证圣智殊胜相?谓明见苦、空、无常无我诸谛境界,离欲寂灭故,于蕴界处若自若共外不坏相,如实了知,故心住一境。住一境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060030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的知识意义探究

    慧:声闻乘有二种差别相,所谓自证圣智殊胜相,分别执著自性相。云何自证圣智殊胜相?谓明见苦、空、无常无我诸谛境界,离欲寂灭故,于蕴界处若自若共外不坏相,如实了知,故心住一境。住一境已,获禅解脱三昧道果,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2360070.html
  • 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─论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

    广大、觉分、离染、无障碍。   道圣谛又名安隐行、离欲、究竟实、入义、性究竟、净现、摄念、趣解脱、救济、胜行。   11.在振音世界中   苦圣谛又名世间、傲慢、染著性、驶流、不可乐、覆藏、速灭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5660104.html